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促进本科教育内涵发展,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坚持“五育并举”,对标“四个服务”,着力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绿色理念、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从2012年起启动“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针对70%左右的学生,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20%左右的学生,以高质量创业为导向,强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利用微专业和辅修专业,培养“专创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针对10%左右的学生,以高水平创新为导向,强化科教融合,利用创新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学术精英和工程精英式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目前建有500余家合作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几年,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学校挂牌成立了芯片、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艺术产业学院,其中芯片产业学院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永恒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推进学科竞赛“六个一工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创业,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办学70余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20余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排名第16位,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60位。

以本为本,育好新人,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是学校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时代要求。学校正积极做优“要学工到湖工”特色、做强“工程师的摇篮”品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